便利店,一个转角就能提供日常所需商品的地方,小则几平米,大则几十平方米,精挑细选的商品总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周围的小区居民和写字楼白领也爱捧场。或许正是因为不缺客流,便利店成了众多创业者的首选掘金地,或是做连锁品牌的加盟商,或是取个名字自立门户。但是他们寄希望的便利店,并不能让他们当甩手掌柜,往往既是店长又是店员,当了区域代理还要干着销售和招商的活儿。
(相关资料图)
谋而不和,是连锁便利店品牌扩张中总部与加盟商关系的真实写照。双方都想将生意做大,加盟商想尽快回本赚钱,总部却未必会将单店营收放在第一位,更多的是考虑快速突破某个区域市场。在连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便利店业态快速增长之中,有人败退,也有源源不断的入局者投身。潮涨潮退,众多便利店老板正不断探索、试错,努力成为最后的胜者。
>> 30万元加盟每月还亏1万 <<
2009年,还在上大二的安迪成为了学校里第一波创业的学生,一个学期能赚20万元。从那时起,他便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也要自己当老板”。
投资便利店的想法,源于安迪逆风翻盘的愿望。旅行社、美容院、传媒公司……这些年来,安迪尝试了多个不一样的赛道,起起伏伏,2022年时,安迪只剩下30万元。“当时我就想,这30万做别的行业可能不够,也许便利店可以。”
2022年初,安迪花25万元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位于深圳宝安区的一家头部便利店品牌。“以前也没接触过便利店行业,只是觉得品牌大,加盟又属于‘傻瓜’经营模式,自己要操心的事儿比较少。”
实际上,安迪入局之时,便利店行业正经历着剧烈震荡,关店、缩短营业时长成为常事。以国内本土品牌便利蜂为例,公开报道显示,2022年4月起,便利蜂在全国范围内关闭800家门店,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和青岛等地关店数量较多。而截至今年4月,关店数量已经达到1000家。在便利蜂内部,这被称为“冬眠计划”。
虽是门店的第二次转手,但当时的安迪并未察觉便利店行业“凛冬将至”。根据原店主给的营业数据,尽管当时日营业额只有1500元左右,但疫情前能达到7000元/天。因此,安迪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最后他也能做到曾经的业绩水平。只不过安迪没能如愿。
“熬人”,这是安迪提起加盟便利店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首先是进货,加盟商不能选择自己门店售卖的商品,全都是由公司统一配货。”安迪说道,“公司配的货不一定是门店最热销的商品,总部跟新的品牌签约了,就会默认给你配新品牌的产品,只能被动接受。”
更让安迪觉得加盟是“为他人作嫁衣”的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促销活动。遇到节假日,门店会不时举办“买一送一”的活动,“促销期间,客人很多,卖出去的销售额也一个劲儿地往上涨,但促销的成本其实是店家承担的,相当于我们做活动只是为品牌建立口碑”,安迪说。
补货、摆货……促销期间,安迪和店员常常累得气喘吁吁。同样,业绩上也仍然看不到起色。安迪的店在深圳华强北周边,店租近1万元/月,加之店员工资、水电费等成本,与每天不到2000元的营业额相比,安迪每个月仍亏损1万多元。
投入了人力、物力,但却得不到实际转化的时候,安迪觉得自己熬不下去了。
>> 无人便利店营业额为0 <<
与多年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的安迪不同,加盟无人便利店是李奇第一次当老板。
李奇或许是第一次接触无人便利店,但实际上资本早在前几年已经洗过了一轮。2017年被称为无人零售元年,国内市场的无人零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缤果盒子与欧尚集团合作的无人值守便利店、深蓝科技联合娃哈哈共同推出的无人智能零售店TakeGo等,当时零零散散的无人便利店品牌都是宠儿。今日再回顾这些品牌,市面上已所剩无几。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渐成熟,无人零售业态在今年逐渐回归视野。
门店开张后,李奇尝到了甜头。后台的营业数据显示,便利店第一天就卖出了300元左右的营业额,之后则每天都有四五百元,按照这个销售速度,李奇前期投入的资金几个月后就能回本。
与此同时,品牌负责人开始询问李奇是否愿意做该品牌在上海市场的总代理。“做总代要补交9万元,之后上海地区每新开一家店,我可以获得10000-20000元的返还;每新开三家店,还将给我免费开一家新店,而这些店进货的利润也有20%的分成。”李奇回忆道。
低投入高回报的投资再次让李奇心动,不过,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情,直接让她的无人便利店创业梦破裂。国庆假期的某一天,李奇前往门店补货,遇见跑腿配送员购买了一大袋商品从店里走出来。“我们的店都还没有上线平台,怎么会有人这么远找一个闪送到这里买东西?”
李奇查看营业数据时发现,每天同一时间都会有一笔固定几百元的订单,商品组合也差不多。李奇幡然醒悟,判断是总部为了让她当总代而在给店里“刷单”,营造营业状况良好的状态。
秘密被揭穿后,门店的销售额便骤然下降,甚至出现营业额为“0”的情况。“当初的决定实在是太仓促了。”李奇谈起最初的决定语气中满是后悔,“开店前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后来才发现周边也有一家24小时便利店。”
李奇这样总结自己的加盟经历:“店是开起来了,机器和货源也给我提供了,但是遇到营业额起不来的情况,最后也只有我自己承担风险,其中的苦实在是有口难言。”
>> 换门头改成夫妻店与连锁店争高下 <<
如果加盟不靠谱,那尝试自己开店呢?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博主分享自己创业做自营便利店的内容,其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实际上,这些自营门店与人们常说的夫妻店并无二致。
在“日系三巨头”罗森、7-11、全家以及本土品牌美宜佳、便利蜂、红旗连锁等形成庞大且密集的便利店网络之前,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的主力更多是夫妻店。具体来说,夫妻店多为个体经营,与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更高的连锁经营便利店相比,夫妻店的灵活性更高。
夫妻店的经营方式也赋予了经营者更多的自主权与商品选择权。今年8月,安迪退出与公司总部的加盟合作,但他没有立刻关店,而是自立门户,重新为门店起了新的名字,自己找供应商进货,并结合周边客群的消费特点调整商品陈列。
即便连锁化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当加盟的不可控性、风险系数变大,创业者察觉后反而可能选择自立门户,以获得更多经营上的可能性,有的加盟商无法回本或盈利,也可能转为自营模式,减少品牌方面的支出,降低成本。
不可否认,即便连锁化已成为主流趋势,类似夫妻店的重要性仍不容小觑。目前,随着一二线城市的便利店市场逐渐饱和,众多便利店选择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开店。而在三四线城市,无处不在的夫妻店并不局限于便利店内的速食品类,还有粮油米面、蔬果等商品,相当于小型“社区超市”,更贴近当地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在便利店前业内人士曹宇看来,便利店连锁化解决了夫妻店的标准统一问题。不过,在众多品牌开放加盟时,常有要求加盟商亲身带店并保证一定带店时间的条件,这一特点与夫妻店的经营模式又有所相同。“夫妻店的经营中,夫妻二人的人力成本通常不会算在经营成本里,而加盟商自己加盟后带店,所提供的成本也不需要额外支出。”曹宇认为,品牌要求加盟商带店也一定程度借鉴了夫妻店的经营模式。
“连锁便利店行业毛利率最高的品类是鲜食,最高可以达到70%,是门店盈利的重要来源,这也是连锁店相较于夫妻店的优势之一。”曹宇表示。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便利店品牌在鲜食领域进行了许多尝试,如投入大笔资金搭建自己的鲜食工厂或者与工厂合作,近年来,更是盯上热门话题,进一步延伸至预制菜领域。
>> 加盟商是否赚钱品牌方并不关心 <<
纵观各大便利店品牌,连锁化已成为不可逆之势,开放加盟也成为了品牌快速扩张的主要方式。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毕马威共同发布的《2023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从2019年的2556亿元增长至3834亿元,其中品牌连锁便利店为3264亿元,增速达到9.8%。
然而,行业前进的步伐声势浩荡,品牌整体的发展却不与单一加盟商的盈利或亏损挂钩,在品牌你来我往、跑马圈地的鏖战中,有人乘着东风小赚一笔,有人却成为了这场战斗的“代价”。
最初,安迪、李奇选择加盟便利店品牌,无非是基于简单、省事儿、投资少等优点,大部分人入局时的心态也莫过于此。
然而,选择加盟这般简单上手的营业模式,往往也意味着加盟商在大部分经营事项上放弃了主动权和选择权。曾为便利店品牌提供选址服务的一名供应商透露,连锁品牌在开拓新店时,优先考虑的并非加盟商要承担的房租成本、营业额或毛利水平,“而是根据品牌测算考虑若干公里内要有几家店、筛选竞品品牌的门店,甚至是品牌要突破某个区域,并非将单店营收放在第一位”。
在曹宇看来,便利店行业走向加盟是一个必然趋势。“坚持直营模式盈利后,只有足够多的货品才能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同时,当门店数量越来越多,店租、员工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开放加盟就是将经营成本和经营压力出让的主要方式。”
诚然,在加盟过程中,总部与加盟商虽然整体围绕品牌的良性发展共同前进,但实际上,双方的首要目的始终难以达成一致,品牌要讲市场占有率、供应链体系、物流配送能力,而加盟商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投入是否能获得回报。
谋而不和,是便利店行业扩张中双方关系的最真实写照。当下,在连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便利店业态快速增长之中,有人败退的同时,也仍有源源不断的入局者投身连锁便利店。潮涨潮退,众多便利店老板正不断探索、试错,努力成为最后的胜者。
推荐内容
- 便利店加盟老板:从创业梦到嫁衣殇|全球播报 a>
- 创新数字化外贸单据应用场景 交通银行积极服务上海航运中心建设 a>
- 每日速递:大唐电信资产重组遭问询:大唐半导体设计定价是否合理、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a>
- 业绩向好 上市银行估值修复空间大 a>
- 热点评!被代购蚕食的海南离岛免税消费券 a>
- 全球资讯:欧盟再提 加征“富豪税”可行吗 a>
- 被质疑的*ST美尚跨界 没回复的问询函-资讯 a>
- 理清罪与非罪 最高检为民营经济“减负” a>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九号卫星 每日关注 a>
- 重点聚焦!国家医保局:将PET-CT等检查费用纳入医保尚需充分论证 a>
- 广发银行:绿色转型引领金融发展,助力美丽江苏建设_环球新资讯 a>
- 大家保险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已开业城心医养社区平均入住率达85% 环球热门 a>
- 精选!苏州远择品唯物业天津分公司消防违规被罚款 a>
- 投资内核稳健 嘉实基金近一年43只固收产品排名同类前1/3 a>
- 最高检:将依法严惩各类金融投资诈骗犯罪 a>
- 北京丽兹行连收两张罚单:以不正当方式招揽业务诱骗消费者交易等 a>
- 成都:合规改革助力企业健康发展_最资讯 a>
- 环球短讯!知名私募三年期产品净值暴跌 a>
- 新野县金源公司汇聚众人之力创“五星支部”|微资讯 a>
- 桐柏县法院开展第五期执行大讲堂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