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细则将落地 互联网医疗将进入强监管时期
发布日期: 2022-01-05 13:44:18 来源: 中国商报

互联网医疗行业动作不断。前不久,未来医生并入医联集团,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同时,随着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监管细则即将落地,互联网医疗行业将跨入强监管的新时期。

行业融资提速盈利困境待解

近期,互联网医疗行业依旧大事不断。互联网医疗平台未来医生(原企鹅杏仁)被并入医联集团,两者最新一轮融资后的估值分别达40亿美元和10亿美元,这也是数年来互联网医疗领域最大的合并案之一。与此同时,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递交上市申请,比如,2021年12月27日,乐约健康宣布完成B+轮数千万元融资。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出大量线上就诊需求,互联网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迎来井喷式发展。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全国互联网医院数量突破1600家,而2019年10月仅269家,增幅近600%,仅2021年上半年新增的互联网医院就有500家。

除互联网医疗企业数量增加外,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也在提速。2021年1月15日,医疗大数据技术企业医渡科技上市,首日涨幅达145%;7月,医生社区平台医脉通科技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11月5日,医学影像AI企业鹰瞳科技登陆港交所。此外,互联网医疗企业微医、叮当健康、智云健康、圆心科技、思派健康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

然而,融资提速也难掩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盈利困境。从财报来看,多家知名互联网医疗平台似乎仍未摆脱如何盈利的难题。阿里健康发布的2022财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阿里健康的收入为93.6亿元,净亏损2.83亿元。2021年上半年,京东健康营收达到136.4亿元,净亏损4.54亿元;平安好医生营收39.2亿元,净亏损8.8亿元。

公立医院入场互联网医院加速建设

在新成立的互联网医院中,不乏有公立实体医院建设的互联网医院。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已不再是新鲜事,在此前几年,全国已有多家知名公立医院建设了互联网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公立医院建设的互联网医院也逐渐发挥着更大作用,互联网医院成为实体医院的补充和延伸,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起到了补充公立医院线下门诊的作用。这些实体医院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远程诊断,甚至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接续服务,极大地降低了院内就医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实体医院随时有可能因为突发疫情而停诊,公立医院加速拥抱互联网,多家医院加速建设互联网医院,将原有的线下就诊与线上医疗形成闭环,传统的优质医疗资源开始转移到线上。

以上海为例,2021年11月,上海因防疫排查需要,同济医院、中山医院等多家医院曾发布了短时间内暂停线下门诊、急诊医疗服务的公告,但这些医院的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仍能够正常运行,在线下医疗服务短时间的中断过程中,互联网医疗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线上线下的同质医疗服务是一个长期目标。”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说道。实际上,实体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对医院、患者来说是双赢的局面。对患者而言,线上就诊更加便捷,且能够减少相关风险;对于医院而言,通过互联网进行预约手术、慢病管理、术后随访,可以减少病人到实体医院就诊,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还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打通医保支付体系行业进入强监管阶段

随着互联网医疗行业逐渐回归医疗本质,2021年互联网医疗利好政策频发,部分地区放开网售处方药,多地落实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结算工作。

2021年12月23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印发《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互联网医院可依托其实体医疗机构申请签订补充协议,也可以纳入医保定点范围。“这不是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政策首次在地方落地。”杨华磊告诉中国商报记者。2020年,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的具体内容。2021年,互联网医疗打通了医保支付体系,多地逐步落实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政策。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被纳入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诊疗费和药费的医保负担部分可以实现在线直接结算。参保人如同在实体医保定点医院就医一样,可以刷医保卡进行结算,患者只负担自付部分。

此外,在灰色地带徘徊多年的网售处方药在海南放开,给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疗平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明确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文明确支持海南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

除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外,行业监管细则也即将出台。2021年10月27日,国家卫健委就《关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人员、业务、质量安全、责任等明确了监管细则,提出禁止“以药养医”、禁止AI替代医师接诊等要求。“这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从行政许可期、技术规范期,进入到了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的服务规范期。”金色亿家互联网医院执行院长曲晓良说道。

(记者 李孟)

关键词: 监管细则 将落地 互联网医疗 进入 强监管时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