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补血”需求旺盛 更多渠道加速打通
发布日期: 2021-11-19 14:49:4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小银行掀起新一轮“补血”小高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18日,包括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可转债在内,今年银行发债规模已超1万亿元,其中中小银行在发债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从渠道来看,债券与定增、优先股等股权融资方式相比,仍是银行资本补充主要渠道,其中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占据“大头”。与此同时,在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中小银行通过配股融资、转股协议存款、地方专项债等新兴工具进行“补血”。

尽管我国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持续推进,总体进程较好,但当前银行资本补充工具仍存在覆盖范围小、发行门槛较高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在银行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支持中小银行发行新型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

密集发债 银行“补血”需求旺盛

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信息,齐商银行拟在11月19日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以下简称永续债),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15亿元。

不只齐商银行,近期多家银行抛出融资方案拟补充资本,银行“补血”再度迎来一波“小高潮”。例如,11月12日中国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发售5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此前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分别完成了450亿元和3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发行,仅这三家银行的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同期的两倍。

此外,郑州银行于11日发行永续债,计划发行规模为100亿元,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山东荣成农商行、广西罗成农商行、贵州乌当农商行、安徽潜山农商行、安徽休宁农商行、内蒙古太仆寺农商行、安徽太湖农商行及湖南湘乡农商行等均在近一个月披露定向发行说明书(申报稿),拟分别募资不超过1.96亿元、1亿元、6亿元、1.5亿元、1.01亿元、8400万元、1.5亿元和6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从渠道来看,债券仍是银行资本补充主要渠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永续债发行规模5031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也达到4642亿元。

从发行主体看,中小银行发债数量占据“大头”。更多中小银行“小步快跑”涌入发债“补血”队伍,绝大多数金额为数亿元上下。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今年以来,银行信贷投放维持了较大强度,资本消耗加大。为此,银行除内源资本补充外,积极运用配股、可转债、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多样的资本工具进行外源资本补充;同时,通过加大轻资本业务发展力度、优化信贷投放结构等方式,减缓资本消耗压力。

多银行试水新型资本补充工具

资本充足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底线,也是监管机构开展银行业审慎监管的核心。银保监会1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7%,较上季末上升0.1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2%,较上季末上升0.2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80%,较上季末上升0.32个百分点。

在政策支持下,中小银行“补血”渠道明显拓宽,除发行债券外,通过配股融资、地方专项债、转股协议存款等新兴工具进行资本补充的银行也越来越多。

今年以来,宣布配股融资的上市银行达到3家,分别为浙商银行、宁波银行和青岛银行。相比定增,一般银行较少选择配股方式来补充资本。

作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创新资本工具,转股协议存款也有多个银行试水。吉林环城农商行日前与吉林市人民政府签署转股协议存款合同。此前,江西银行、九江银行均发布公告称,拟申请转股协议存款业务对接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全额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转股协议存款拓展了部分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渠道,有助于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尤其是推动中小银行聚焦小微民营企业服务。这种方式存款资金规模一般较大、存款期限较长,对银行机构而言,资金来源稳定。

专项债发行也进一步提速。河南银保监局日前披露,河南省257亿元规模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资金陆续落地。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广东、山西、浙江、四川、辽宁、内蒙古、广西等十余地区陆续披露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情况,合计发行规模已达2000亿元,其中河南、辽宁、内蒙古、山西发行额较大,均在150亿元以上。

“年初以来,国内银行补充资本的一大亮点就是‘资本工具’多样化,出现配股、可转债、永续债、专项债等创新方式。”周茂华指出。

融资渠道仍需进一步拓宽

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不良率往往受当地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银行自身业务经营理念和风险控制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从三季报看,在受到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下,中小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实属不易。”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资产质量面临的后续压力依旧较大。据天风证券测算,若未来三年上市银行保持2020年末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变,2021-2023年的资本缺口将达1283亿元、2739亿元和5431亿元。

面对后续的资本补充压力,董希淼建议,首先,需要国家对中小银行原有的资本补充工具进行调整,同时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支持发行新型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其次,中小银行自身也要转变观念。例如,适当降低分红比例,通过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中小银行股东对此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再次,要夯实发展的基础,促进转型发展,多发展轻资本业务,减少资本消耗。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殊资产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任涛表示,资本补充的目的在于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因此外源资本补充的根本在于使其不断提升内源资本补充的能力,即给予其资源和政策支持,使其逐步由外源资本补充过渡到更多依赖内源资本补充。

(记者 向家莹)

关键词: 银行补血 需求旺盛 更多渠道 加速打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