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价格战缓解 企业发力差异化新布局
发布日期: 2021-11-10 11:30:2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三季度以来,价格战已逐步“退烧”。市场预计,快递行业单票价格未来三年将逐渐触底。交银国际近日指出,假设2021至2023年电商市场规模每年增长10%,预计快递行业收入的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3%,2023年规模将达到1.25万亿元,快递包裹量将以1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1300亿件。站在新的阶段之上,行业的新老“玩家们”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格局重塑。

盈利水平分化 行业价格战持续缓解

今年前三季度,A股5家上市快递企业的营业收入均超百亿元,市场规模仍不断壮大。不过,尽管营业收入整体呈增长态势,各家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价格战”余波之下的“增收不增利”问题依然突出。

具体来看,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358.61亿元,同比增长23.97%;圆通速递实现营业收入305.42亿元,同比增长30.41%;韵达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86.01亿元,同比上升23.88%;德邦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5.59亿元,同比增长19.03%;申通快递实现营业收入169.1亿元,同比增长近15%。

净利润方面,前三季度顺丰控股、圆通速递、韵达股份、德邦股份、申通快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98亿元、9.5亿元、7.81亿元、2788万元、-2.38亿元,分别同比下滑67.89%、31.20%、23.41%、90.60%、4671.20%。其中,作为5家企业中唯一亏损的公司,申通快递“掉队”严重,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3.12亿元,同比下降511.51%;净资产收益率为-2.75%,与去年同期相比跌超46倍。尽管实现了盈利,德邦股份扣非净利润也大幅亏损2.46亿元,同比下降319.49%,其净资产收益率也同比下降逾92%。

随着以极兔快递为代表的新晋业者进入,2020年一季度中国快递行业价格战“一触即发”。行业单均价在2020年和2021年前8月分别同比下降11%和12%,而2019年的降幅仅为0.9%。同时,2021年线上零售(电商)业增长放缓又令本已残酷的竞争态势雪上加霜。不过,历经前期的长时间混战,叠加政策管控影响,快递业的价格战在2021年三季度迎来了“拐点”。

综合来看,第三季度快递单价9.45元,同比下降7.5%,降幅持续收窄。8月末,行业内主要快递企业宣布上调末端派费0.1元,末端派费上涨逐渐传导至收入端,行业价格战从而逐渐缓解。国家邮政局公布的9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全行业当月单票收入9.75元,同比下降4.3%,环比8月提升了4.4%,价格战改善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快递公司的市占率上升显著。西南证券统计显示,前三季度韵达快递市占率16.9%,圆通速递市占率上升至15.2%,申通快递市占率10%,顺丰控股市占率10.1%。“受政策管控抑制,行业新进入者对原有几家公司市占率侵蚀速度放缓。”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陈照林分析指出。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预计,行业单均价或于2022年止跌反弹,原因是龙头快递企业的利润率已受到严重侵蚀,企业不太可能长期承受亏损,且规模经济带来的边际成本节省效应正在逐渐减弱,而单位取件/派件成本已经触底。龙头业者将发起多轮小幅提价,尤其是在监管机构介入之后。此外,鉴于恶性竞争导致了服务质量下降,且损害了快递员的权益,监管机构已介入调查,并对扰乱市场价格体系的业者发出警告或罚款。

产能扩张持续 “提质”迫在眉睫

“面对行业逻辑的变化,未来还会有新的巨头加入,快递企业经营者当务之急是需要打破过往的陈规陋习,跳出现有的思维框架,要意识到快递行业是商业流通、商业贸易中间的一个环节。要基于自身不同商业模式深度参与到整个商业活动中,同时要把握住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资本开支的方向、升级优化网络、调整产品结构,寻求差异化竞争。”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强调。“快递价格战已经到了临界点,再降价也无法提升市场份额。企业更应该关注公司运营能力、战略调整以及架构的重组和整合,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政策的引导与助力下,正加速推进着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从现在到明年7月前这一淡季时间段修炼‘内功’非常关键。”

安信证券指出,短期各快递企业终端价格企稳,看好行业价格中枢上移,预计2022年快递企业盈利有望明显改善。而中长期视角看,线上渗透率持续提升背景下,快递行业需求增长确定性较强,包邮政策松动,服务将成为新的竞争要素。

“现阶段价格竞争手段依旧不会失效,但单一的低价策略将失去竞争力。”赵小敏强调,综合考虑到当前行业竞争程度、监管政策的变化、快递员保障机制的建立以及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都将对快递企业的治理结构、网络稳定性、资本运作以及末端的激励机制产生变化,提出新的要求。“我们预计,除派费调整外,后续还会出现中转费、面单费等调整。不过,提价给企业带来的不都是正面作用。消费者的服务预期也会提高,服务和配套如果没有跟上,个别企业的份额可能下滑。”

事实上,一些企业已经展开积极布局。11月7日,中通与空气化工产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气产品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利用资源互补优势,在快递业的运营场景中推广新能源物流车辆的应用,并基于中通转运中心布局和空气产品公司加氢站点布局,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低碳绿色物流示范运营场景;多家龙头企业也正加紧布局货运、冷链和医药物流、同城即时配送和供应链解决方案等领域以图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京东物流则在近期围绕数智中枢、智慧物联与智能设备三大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技术产品,包括京慧2.0、京东物控、三代天狼以及第五代智能快递车。其中,京东物控通过开放的技术规范,下控设备、上接应用,链接起设备终端生态与应用生态,提供供应链自动化和数字孪生方案,助力供应链物流数智化升级。另外,顺丰也在时效、国际、同城等方面多途发力。有消息称,其顺丰机场年底建成校飞,将在2022年投入运营。

过去几年,快递行业竞争白热化驱使业者不断加大对分拣中心、车队和网点的投入。2020年以来,尽管价格战持续升级,这一步伐仍在加快。综合三季报看,尽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短期的业绩表现,5家快递企业现阶段在产能扩张方面也都持续加码。如顺丰控股就不断加大在中转场地、设备升级、运力等方面的投入,公司前三季度固定资产合计301.97亿元,同比增长48.56%;在建工程约92.1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投入超1倍;韵达前三季度在建工程金额为39.41亿元,同比增长105.37%,在购建固定、无形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达54.92亿元,同比增长38.99%;德邦股份前三季度在建工程金额约3.40亿元,同比增长179.82%;申通快递前三季度在建工程金额6.63亿元,同比增长12.24%;公司当期预付的设备购置和土地款上投入高达4.44亿元,较年初时增超450%。

投融资活跃 跨境物流成逐力亮点

当前快递企业对业务多元化和海外扩张的兴趣依然高涨。“为提升包裹处理能力、应用先进技术、寻求业务多元化和海外扩张,龙头业者已加大了资本支出、收并购和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预计该势头将继续保持下去。”惠誉方面指出,“2020年和2021上半年,多家企业的资本支出、收并购和研发方面的现金流量较往年有所上升,筹资现金流入规模也相应扩大。不少公司还公布了进一步的筹资计划(主要为举债融资),我们预计,未来这一板块的融资活动将趋于活跃。”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快递企业也在努力实现业务多元化、寻求差异化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赵小敏预计,行业未来会有较多的资本运作,会出现一系列并购重组,价格竞争将让位给产业资本整合。随着业绩不佳的企业被市场淘汰,未来几年将有更多并购机会涌现。“企业之间、产业资本方面的融合将是明后年的重要看点。”赵小敏指出,在这个赛道中,除了“通达系”,包括邮政、顺丰、京东、菜鸟以及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大型企业间也将展开角逐。有市场人士预计,极兔和中国邮政的快递业务将很快寻求公开上市,龙头企业也将通过上市分拆非快递业务,以便在未来几年筹措更多资金。

国海证券统计显示,如短期融资券成为各企业补充营运资金的首选。今年以来顺丰已发布两期短期融资与四期超短期融资,共募集39.8亿元;韵达与圆通也以超短期融资的方式分别募集20亿元与10亿元。股权融资方面,顺丰与申通今年已公布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案,拟通过股权融资分别募集220亿元与35亿元。

“乡村振兴大背景带来了市场机遇、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故事’以及跨境物流将是明年市场的三大亮点。”赵小敏指出。

跨境电商高歌猛进的热潮中,国内快递企业也正积极寻求机会。今年以来,京东物流、菜鸟、顺丰等跨境物流的布局都在提速。9月,顺丰完成了对嘉里物流多数股权的收购;京东物流首席执行官余瑞此前也透露,公司目标到2030年通过租赁或联合购买的形式拥有不少于100架货运飞机,进一步抢占跨境贸易市场份额;正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除了展示LEMO靶枪和环保循环箱等物流“黑科技”,菜鸟还展示了其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智慧物流网络。

(记者 韦夏怡)

关键词: 快递行业 价格战 缓解 企业发力 差异化 新布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