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放缓、加速整合 便利店行业比拼内功
发布日期: 2021-10-22 11:29:20 来源: 中国商报

编者按

尽管下沉市场有很多的机遇,但就像硬币的两面,在开拓布局和实际运营中同样不乏诸多挑战。相对而言,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生活节奏不是那么快,这就意味着便利店在运营过程中要更多思考怎样才能够准确抓住消费者的需求痛点,企业怎样依靠内生力量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获得新的发展。

便利店掘金下沉市场并不是个行业秘密。不过,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发力下沉市场的便利店品牌日子其实并不那么好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日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从整体情况来看,部分三四线城市便利店发展的情况已非常接近一二线城市,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一二线城市。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区域品牌整合案例频出,有业内人士表示,便利店已进入整合期,到了比拼内功的时候了。

现状:经营压力增大

“没想到盐城会有便利蜂。”江苏盐城的消费者张先生最近发现,街边有了新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他对记者表示,以前在北京出差的时候见过这个便利店品牌,没想到竟然也开到了家门口。

事实上,盐城只是本土便利店品牌便利蜂最新布局的五座城市之一。“截至10月8日,我们在淄博、盐城、连云港、东莞、中山开设了新店。”对此,便利蜂相关负责人称,“基于各类扶持政策以及消费市场活跃等的利好,便利蜂不仅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拓展,同样也在下沉市场积极布局便利蜂的门店,并为所在城市提供各类民生服务。”

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下沉市场的便利蜂,只是众多便利店品牌下沉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无论是罗森、7-11这种日系便利店巨头,还是美宜佳、便利蜂、见福、金虎便利这些本土便利店龙头,甚至一些有资本助力的区域性或新兴便利店品牌,都在下沉市场中拼杀。不过,热度不退的下沉市场,事实上并不全是想象中的美好。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各城市便利店的发展规模整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其中,门店数负增长的城市占所调查城市总数的27.8%,占比超过1/4,而上一年度这一比例仅为8.3%。需要注意的是,在下沉市场,部分三四线城市便利店的发展已达到成熟市场的水平。

这意味着,原本众多便利店品牌看重的低房租、低人工成本以及市场空白等优点,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中已经不复存在。调查显示,像中山、惠州、莆田等城市便利店的发展已非常接近成熟便利店市场的水平,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一二线城市。其面临的问题与一二线城市基本相同,房租、人力成本持续高企,便利店的经营压力相对较大。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认为,标准的连锁便利店对当地消费水平要求比较高,三四线城市的增长空间是有限的。而当初下沉市场风口起来的时候,一些便利店品牌盲目进入、盲目扩张,这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城市便利店的发展基本上与各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下沉市场并不都适合便利店。”赖阳说。

市场:区域整合进行时

便利店企业纷纷下沉,带来的不仅是自身门店数量以及入驻区域的增加,同时也给下沉市场原有的当地便利店品牌带来了冲击。不少便利店企业在下沉过程中,都把收购当地便利店品牌当作进入该地区的重要一步。最近,罗森接连收购天虹旗下的微喔以及四川的WOWO便利,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罗森看上的天虹微喔和四川WOWO便利,明显是要加强其华南和西南地区布局。其中,天虹微喔的门店主要集中在深圳、东莞和厦门,截至今年上半年,门店数量为205家;四川WOWO便利是成都首个24小时营业便利店,目前全国门店规模近2000家,主要集中在成都本地市场。而罗森的优势地区为华东区域,江浙沪门店规模达到2042家,在西南则仅布局了重庆市场。这两起收购案将成为罗森扩展新地区的重要切入点。

罗森的这种收购行为并不是个案。“确切地说,在下沉过程中,这种收购案例的出现是很正常的。”赖阳表示,现在已到了便利店企业拼经营能力、供应链等内功的时候,对一些发展后劲不足、管理模式粗放的当地便利店企业而言,被收购未必是件坏事。

“在其他便利店企业进入下沉市场之前,一些当地的便利店企业可能只是凭借地域优势开出了一些店,但模式简单,有的甚至停留在一些夫妻店或者加盟翻牌店的阶段,这样是无法应对消费者升级的消费需求,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赖阳说。

当前,便利店行业正处于全面调整期,不符合消费需求的品牌将被市场淘汰。赖阳认为,“可以看到的是,现在仍在积极下沉的便利店品牌,都是深耕便利店行业、积极发展数字化管理、紧跟时代步伐的品牌。有些品牌则由于盲目扩张,已经或正在处于被淘汰的边缘。”在赖阳看来,便利店的生意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好做,未来能够在下沉市场竞争中存活的一定是更为专业的便利店品牌。

也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直言,“从整体情况来看,行业整合正在进行中。对一些当地便利店品牌来说,如果抱着‘我们市场很小,大品牌看不上’的心态得过且过,被整合只是早晚的问题。行业整合后的结果可能三五年内就会显现。”

未来:仍具发展潜力

增速放缓,加上竞争压力变大,是否意味着如今的下沉市场已到达了便利店发展的天花板?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正如便利蜂最近新进五城一样,罗森、7-11等便利店品牌也依然在发力下沉市场:罗森继续布局京津冀一体化,7-11则大力拓展区域加盟,不少本土便利店品牌龙头也没有停下布局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域市场的脚步。

“实际上,增速放缓是从整体行业的总量来看的,但每个企业自己的战略和行为还是会有些不一样。”赖阳认为,无论是从城市还是从企业来看,都有不小的差异。“有的三四线城市可能竞争激烈,有的可能依然处于空白,有的企业可能盲目扩张惨遭滑铁卢,有的则稳扎稳打发展顺利。”他表示,下沉市场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是未来会进入一个较理智的发展时期。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见福董事长张利的肯定。张利告诉记者,见福便利店在福建一些县城的店业绩不错,“我们现在虽然还不能到乡镇去开店,但县城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见福基本会在进入的每个县城中开出七八家密集门店,进行集中配送。”在张利看来,高质量密集开店才是下沉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宝。

“下沉市场的逻辑和一二线城市是一样的,只有集中开店,才能实现物流集中配送,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张利认为,制约便利店下沉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就在于物流配送能力。“店开再多,配送没办法保证,基本就是无效开店”。

根据移动互联网商业智能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的《下沉市场报告(2019年)》显示,我国下沉市场用户规模超过6亿,这个市场的潜力在多个领域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咨询机构MSC关于下沉市场的相关调研也显示,下沉市场人群的收入和消费绝对值仍然不高,但增速优势明显,“有闲”消费和家庭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趋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下沉市场不是一线市场的补充,而是各自独立的主体市场,企业需要确定明确的下沉目标。

(记者 冉隆楠)

关键词: 增速放缓 加速整合 便利店行业 比拼内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