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民宿走上正轨 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 2021-09-17 16:20:21 来源: 中国商报

“此地区房源数量可能较少,建议合理规划、按需选择。”最近准备前往北京的游客可能会发现,目的地城市民宿在各大住宿预订平台几乎遍寻无踪。近日,“隐藏”在小区居民楼间的城市民宿,在北京迎来了强监管:证照不齐的房源悉数下架,经营者需提交多项资质证明,审核通过后等候重新上架。一系列监管举措将有利于引导与规范民宿走上正轨。

民宿是宿在民间,通常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或者闲置的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为旅游者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体验与居家式住宿服务,能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近年来,不少旅游城市的民宿出现了大规模增长。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住宿(民宿)市场交易规模约为225亿元,参与人数达到2亿人。但民宿业爆发式增长背后也有其野蛮的一面,经营主体不清晰、消防设施不齐全、卫生健康不达标、执业资质不具备,甚至存在欺客宰客的行为等,给城市文明带来严重治安隐患和恶劣扰民影响。

客观地说,相应监管未能及时跟上是部分民宿出现经营问题的原因之一。对此,加强城市民宿管理约束,让民宿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此次北京市要求城市民宿上架需要“六证”齐全:所在小区管理规约或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本栋楼内其他业主书面同意的材料;业主身份证明;房屋权属证明;出租住房业主同意房屋用于短租经营的书面材料;经营者身份证明;经营者与房屋所在地派出所签订的治安责任保证书面材料。可以说,北京对民宿实行的一系列强力监管做法,有利于引导与规范民宿走上正轨、实现健康发展,值得各地借鉴。

民宿要健康发展、规范发展,必须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开办、依法运营。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民宿的法律法规,民宿的经营处于灰色地带。要让城市民宿走出灰色经营地带,消除城市民宿扎堆扰民等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相应的立法形式,制定旅游民宿法规,构建旅游民宿发展的法治基础,推动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比如,明晰民宿的法律概念,明确城市民宿的经营区域、经营规模,明确民宿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明确监管部门及其监管责任和义务,等等,为推动民宿产业新业态的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促进民宿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毋庸置疑,随着旅游业发展及旅游消费升级,民宿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并成为旅游住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当下来看,保持民宿业高质量发展,亟待工商、旅游、城管等相关部门重视起来,针对包括安全、卫生、消防等问题,实施综合监管之策,以补足可能存在的法律规范短板。同样,经营者也当依法诚信经营,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理念,在管理手段、服务方式、设施设备等方面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力争抢占民宿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推动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潘铎印)

关键词: 引导民宿 走上正轨 推动市场 健康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