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行业洗牌加速 业绩分化愈发突出
发布日期: 2021-09-15 11:20:1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在疫情冲击和严监管约束下,消费金融行业洗牌明显,业绩分化突出。“黑马杀出”,头部轮换,告别爆发式增长的消金行业迎来格局重构。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坚持普惠定位,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成为消金行业发展共识。

增速进入“稳健期”

截至目前,整个消金行业的消金公司数量达到了30家,和去年受疫情冲击影响相比,今年消金公司整体业绩升温明显,同时行业洗牌也更凸显。

根据半年报业绩数据,上半年资产规模前三甲的消金公司是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分别达1298.43亿元、570.2亿元、520.6亿元,而捷信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这两个先后登过顶的“老大哥”在总资产规模排名上已变成第四、第五位。其中捷信消费金融2020年总资产从1045.36亿元缩减到652.07亿元,2021年上半年又进一步缩减到了377.5亿元。

总资产的变化反映出的是消费金融公司的整体扩张情况。从行业整体情况看,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5246.49亿元,但同比增速仅为5.18%,较2019年的28.67%下滑明显;贷款余额为4927.8亿元,同比增长4.34%,较2019年的30.65%回落明显。可以看出,消金行业规模增速已从高速向“稳健”换挡。

若按照营业收入排名,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前三名分别是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分别达到73.9亿元、46.24亿元和38.69亿元。而2020年,营业收入行业前三名是招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

净利润前六名则是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分别是15.42亿元、10.24亿元、7.9亿元、5.32亿元、4.41亿元、2.2亿元。而2020年按净利润规模排名,前三强座次分别是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

“银行系”优势凸显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在整体增长放缓的大市场环境下,渠道和资金优势凸显。以兴业消费金融为例,今年上半年,兴业消费金融相继完成15亿元金融债券、19.6亿元ABS和12亿元银团贷款的发行和募集。

除了降低资金成本外,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还延续了银行稳健的风控体系、成熟的信贷理念和合规的运营文化,将良性健康发展的文化基因根植到公司的全系统管理当中。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从各家机构披露的数据看,银行系消费金融在各类消费金融机构中呈领先之势,说明了老牌消费金融机构正在呈现业绩复苏和增长潜能态势,同时黑马赛道出现重新点兵态势。

在息差空间收窄、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不良资产快速增长等挑战下,消金公司必定会经历更加猛烈的洗牌。业界认为,流量、资金、运营、风控这四要素的竞争优势比较决定未来格局,而银行系消金公司未来的机会在于,通过股东背景引流并降低融资成本,增加“靠谱场景”的转化机会。

步入发展新阶段

过去一段时间里,消费金融行业“不该贷”和“过度贷”等问题曾引发较多讨论。目前在监管引导下,业界普遍达成共识,消费信贷要有适当原则,服务的客户群体范围既要适度又需精准。由此,消费金融行业正迈向存量竞争、良性创新和平衡发展的新阶段。

不少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正率先做精做细金融服务,以差异化服务强化运营实力。

机构有担当,行业才有发展。消费金融机构要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建立负责任的创新理念,坚守普惠金融的初心需要业内机构的共同努力。

专家表示,消费金融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在市场环境逐渐规范、监管政策趋向完善、公司治理更加有效的情况下,满足民众所需,促进消费升级、服务实体经济,愈发健康、有序和稳健地发展。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认为,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普惠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理性消费、合理借贷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消费金融服务,帮助消费者在能力范围内增加消费,应当且必须发挥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坚守合规底线、坚持普惠定位,提供适配消费者还款能力的贷款额度和价格,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好金融“供给侧”服务。

(记者 王淑娟)

关键词: 消金行业 洗牌加速 业绩分化 愈发突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