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家加入“智能团” 餐饮行业逐渐智能化
发布日期: 2021-06-11 14:34:59 来源: 北京商报

落座扫码点餐、送餐机器人、智能打饭机……餐饮逐渐智能化的证据正悄无声息地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中。过去消费者来到吉野家,首先需要去窗口点餐,进行结账,等待取餐。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吉野家开了全国首家智能餐厅,门店内增添了送餐小火车、自动米饭机、自动洗碗机等设备。实际上,智能化应用在餐饮行业内屡见不鲜,不过不少企业对此一直保持观望。如今,这一状态似乎正在发生改变,餐饮企业开始对智能化如何为其降本增效、优化餐厅成本结构等进行思考。不过,从目前来看,智能餐饮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探索阶段,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能够解决成本和消费者需求等问题,从而掌握这一领域的发展先机。

首家智能餐厅上线

餐饮行业逐渐向智能化靠近的举证又添一枚。近日,吉野家全国首家智能餐厅正式营业,与传统的吉野家门店相比,该门店增加了不少智能化应用。从整体设计来看,相较于传统的单桌形式,智能餐厅内座位类似于“吧台”,消费者间座位相连,呈火车轨道状,餐桌上方为送餐火车轨道。

而上述的设计使得消费者减少过去点餐取餐的流程。北京商报记者看到,每个座位前方标有相对应的二维码,消费者在座位上扫码点餐,工作人员备餐完成后便会将餐盘放置在小火车上,到达对应的座位就会停止,消费者取餐即可。当取餐完成后,小火车则会沿着剩余轨道回到备餐窗口前。当记者询问如果点餐后未拿到餐食的情况下,需要更换座位该如何去做时,吉野家工作人员表示,一旦下单,配餐人员会根据下单桌号使用小火车送餐,是无法更改的,消费者可以取餐后再更换座位,或是在送餐前与工作人员协商。另外,店内依旧保留了人工点餐台,为了方便外带或是协助不能进行扫码点餐的消费者。

除了送餐小火车外,该门店后厨还增加了自动米饭机、洗碗机等智能化设备,这一系列设备也是首次在吉野家门店尝试。据了解,后期尝试效果好的话,将会在吉野家其他门店配备。智能化应用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是希望其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而北京商报记者在该智能餐厅看到,其店内工作人员与普通吉野家门店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减少。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到吉野家,吉野家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家餐厅为吉野家智能餐厅的首次尝试,店内工作人员对于新的工作流程都在进行尝试和磨合,待餐厅运营成熟后,会减少人员数量。尤其是后厨的智能化设备也是首次尝试使用,如果运作成熟,将会减少后厨的配备人员。

对于餐饮企业开始涉足和加持智能化应用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独家采访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明基时,洪明基表示,传统行业都需要在大趋势中寻找调整的模式和机会,通过消费者目前的消费习惯不难看出,便捷性、智能化需求逐渐增高,作为企业端,通过科技来提升餐厅效率、消费体验则显得尤为重要。

接受程度提高

实际上,智能餐厅、炒菜机器人、自动米饭机等智能化应用早已屡见不鲜,但尤其是疫情以来,餐饮企业的人力成本、空间成本等压力,让不少企业开始在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来降本增效上进行思考。在对智能化餐饮的接受程度逐渐提升下,不少品牌开始进行尝试和加持。

火锅品牌海底捞自2018年开了一家智慧餐厅,其店内包含了自动送餐机器人、环绕立体投影、机械臂智能配菜、自动配锅机流水线配锅、后厨信息管理系统等。而如今,海底捞智能餐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前不久,海底捞在上海开了一家新技术餐厅,厨房内的智能出菜机能够直接抓取中央厨房至店铺周转箱中的菜品,从入库到补菜、出菜的过程中无需一人。

顾客在下单后,菜品能够在1分钟内快速到达出菜口,再由送餐机器人送到餐桌。此外,像龙人居、旺顺阁等餐饮企业,在部分门店内经常会看到传菜机器人等智能化应用设备。

除餐饮企业外,其他一些本地生活企业也开始加持相关业务。此前饿了么关联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新增授权专利,该专利名称为“一种调料添加设备和炒菜机”。当时有分析称是饿了么加大智能餐饮投入,为布局B端业务做准备。

在合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看来,智能餐饮能够改善消费者体验之外,还可以降本增效,从长远角度看,是行业趋势。目前,智能餐饮处于尝试探索阶段,部分企业在做探索和尝试的同时,也不乏企业利用“智能”作为噱头,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企业经营的理念和价值观在改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招数来吸引眼球固然能制造噱头,但从根本上改善顾客体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才是“王道”。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同样表示,早期餐厅智能化存在噱头较大的情况,而如今并非如此。起先企业开始做智能化餐厅几乎是不能获得收益回报的,其目的是为后续一系列的自动化餐饮“进行试验”。主流餐饮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相较于制造噱头,此类企业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在运营体系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成本亟待解决

布局智能餐饮真正达到降本增效,不再只是餐厅场景的噱头,是企业在布局时思考的问题。而在向智能化探索的过程中,“成本”是餐饮企业必须付出的“代价”。

文志宏认为,一方面,许多企业正处于探索阶段,除智能设备、软硬件设施外,还需要承担许多“试错”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寻找消费者体验与企业运营效率间的平衡。部分解决方案能够实现降本增效,但可能使消费者的体验大打折扣,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是企业需要思考的。

赖阳同样认为,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餐饮智能化是发展的趋势。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技术研发逐渐成熟,应用场景中发现的问题会迭代改善,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而餐饮的运营效率也会明显提高。不仅如此,智能化产品随着规模化的提供,其成本价格也会直线下降。

“即使一代产品在开发中会出现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在前期依旧需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一定的成本,例如原型机的开发试验,比对不同方案,做对比实验,而当产品研发成熟进行推广后,它的单价便会直线下降,”赖阳指出,“已经有相当多的技术在普及、广泛应用中,但也有许多新东西在尝试。”

(记者 赵述评 郭缤璐 实习记者 张天元)

关键词: 吉野家 智能团 餐饮行业 智能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