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管行业转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
发布日期: 2021-05-17 11:49:49 来源: 国际商报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新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0》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资管市场规模达到122万亿元,已恢复到资管新规实施前的2017年水平,同时资产质量大幅提升,银行理财公司顺利落地,这标志着中国资管行业转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

这份报告为BCG携手光大银行连续第六年发布,其汇聚监管机构、行业协会、海内外顶尖专家学者、领先资管机构高管的前沿观点,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和大量的案例对标,见证市场发展,剖析行业趋势。

BCG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资管市场规模达到122万亿元,相较2019年的111万亿元增长了近10%。规模恢复的同时,资产质量大幅提升。过去三年,伴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实施,行业迎来结构性转型,各类机构规模增减互现。对比2017年,信托、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等子行业规模均在过去三年内大幅下降,分别下降了21%、54%和49%。而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子行业则取得可观增长,其中保险资管取得了41%的三年累计增幅,公募和私募的增长幅度更是分别达到了55%和53%。本报告指出,去除通道和预期收益型产品后的资管规模,在过去三年实际实现了年化27%的增长速度,规模翻了一番。

报告对现金管理、“固收+”、权益、被动产品、公募REITs和MOM等六大重点产品类别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年底,公募货币基金产品规模达8.05万亿元,较2019年年末增长了9350亿元,增幅达13%。同时,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作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中的重要产品,截至2020年年末,其规模为9.8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1万亿元,增幅达到12%。

截至2020年年末,银保监会已批准筹建22家银行理财公司和2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其中19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和1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已经开业。理财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银行理财业务逐步走上市场化、专业化与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也是商业银行参与直接融资,拥抱财富管理市场蓬勃发展的核心抓手。BCG数据显示,已开业的这20家理财公司产品存续余额6.67万亿元,占整个银行理财市场的25.79%。而在2019年年末,理财公司产品规模仅为0.8万亿元,占全市场的3%。

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预计,未来五年整体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5.9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末的53.7万亿元,期间增速达到年化17%的水平。理财公司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五个方面:在银行大力发展零售和财富管理趋势下,母行零售和高净值客户的快速增长;在银行大力发展交易银行业务趋势下,母行公司客户的快速增长;随着互联网平台等外部渠道的逐步放开,理财子公司将更有可能获取银行体系外的潜在客户;随着养老金投资管理资格的进一步发放及机构委外业务的发展,理财子公司也将增加来自机构客户的管理规模;随着银行理财产品逐步丰富,将获取更高的客户钱包份额。

2017年的资管报告曾提出,中国资管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阶段。2012年至2016年是泛资管阶段,2017至2020年进入回归本源阶段,而2021年之后中国资管行业将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的报告预计,未来五年中国资管行业将实现12%的年化增长速度,至2025年规模将近210万亿元,其中通道业务占比进一步大幅下降。

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刘冰冰表示,中国资管行业承载着护航“十四五”的重要使命,也将迎来资金端、资产端和商业模式端等方面的12大发展机会。具体而言,资金端包括把握居民财富重配置、养老体系建设、跨境资金、产业及政府战略资金四类机会;资产端包括权益、被动、另类、绿色四大投资方向;商业模式端以客户为中心,针对个人客户把握资管与财管融合商业模式机会,针对机构客户打造解决方案模式,针对政府与企业客户探索投资+赋能模式。

在对全球排名领先的资产管理集团分析后,BCG报告发现无论是独立系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先锋、富达,还是另类资产管理公司黑石、KKR、博枫,全部呈现多元化、综合化布局的发展格局。基于对海外领先资管集团的对标研究,报告总结了实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四条重要经验。

一是积极运用并购、战略合作等非有机增长手段。二是获取新业务所需的顶尖专业人才并匹配机制。三是围绕自身资源禀赋逐步扩张。四是集团化、平台化布局。

在此基础之上,BCG报告提出了适应不同集团化程度的三种资管集团架构,根据集团化整合程度从浅到深,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简单混合模式、多精品店模式、统一平台模式。其中,简单混合模式适用于跑马圈地、做大规模时期的资管集团。多精品店模式适用于拥有大量客户资源的银行系、保险系集团。统一平台模式适用于大型、成熟的领先资产管理集团。

关键词: 中国 资管行业 转型 阶段性成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