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原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强化了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这类保险的长期保障功能,落实保险姓“保”的理念。
随即,人身险公司开始了调整业务结构的漫长之旅:大批保险产品下架退出市场,保障型产品成为市场主流。一时间,转型成为人身险行业的主旋律。如今两年多过去了。人身险公司的“回保障、调结构”也初现成效。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副主任贾飙曾表示,2017年,行业进行了艰难的转型;2019年,行业各项指标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转型升级成效初步显现。
相较于寿险业的百花齐放,财险业的发展一直以“老三家”马首是瞻,马太效应较为明显。但不同的是,相较于几年前掘金车险市场,2019年财险机构纷纷将目光锁定在非车险业务,在非车险业务方面开启了新的竞争。
而随着中国保险市场近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以及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外资巨头纷纷行动。
健康险异军突起
数据显示,我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从1982年的16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2万亿元,以年均49%的增长速度发展,目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2017年人身保险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1118万亿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了10.6亿城乡居民。
但是,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行业粗放式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冲规模、大力发展理财产品等偏离保险本质的行为和业务越来越多。为了让保险业回归本源、满足消费者需求,2017年原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对短期、附加万能险险种产品整顿规划,引导各险企产品设计趋向保障功能,给人身险市场带来了巨变。这也被业内称为“最严监管规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监管规定的推动下,人身险公司纷纷开启转型之路,从渠道结构、保费结构、代理人结构、业务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调整。“人身保险业要将服从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行业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发展的方向,推动一场由内而外的全面转型。”
在业务转型推动下,人身险业务发展增速放缓。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6260.87亿元,同比增长0.85%,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0722.86亿元,同比下降3.41%。有业内人士人认为,寿险业转型阵痛是必然的,但在经历转型后,行业将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2019年,人身险公司开始回暖。去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3099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
中诚信国际分析称,受业务规范持续升级细化的影响,人身险行业保费增速经历了前两年的大起大落后逐步企稳回升,行业整体业务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保障型业务和期交业务占比提升,渠道结构优化。随着社保改革推进和大众保险意识提升,预计人身险业保费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身险公司转型的同时,以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健康险业务也在业务转型过程中快速崛起。
回顾健康险近年的发展,2013年健康险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但当时,健康险在人身险业务中的占比还在10%左右,当年寿险类业务占比在85%以上、意外险占比超4%。此后,随着健康险加快发展,健康险占比几乎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人身险业务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身险2.7万亿元的保费收入中,健康险保费收入为5448亿元,增速达24%,在各险种中增速最高,业务占比为20%;2019年,中国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0995.28亿元,同比增长13.76%。其中,健康险业务收入7065.98亿元,增长29.70%,在人身险业务中的占比为22.80%。
进入2020年依旧如此。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064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健康险3927亿元,同比增长20.3%。
非车业务竞争激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直以来,财险业都存在“二八定律”,即20%的公司掌握行业80%的利润,除了老三家和百亿公司以外,其他公司很难做到承保端盈利。
在此背景下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就是车险业务,作为行业巨头,老三家稳稳地占据着车险市场的大头,中小型险企很难分得一杯羹。
据《券商中国》报道,已经披露年报的74家财险公司中,有49家的综合成本率都超过了100%,也就是说,行业超过半数的财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没能包住支出,在承保业务上是亏钱的。
25家拥有承保利润的财险公司中,涵盖人保、平安、太保等超大型财险公司,两家农业险公司、两家自保公司以及11家外资保险公司。这显示,大型财险公司在成本控制上优于绝大多数中小型险企;其次,在同等规模的财险公司中,外资财险的经营质量更好。此外,农业险公司和自保公司拥有较好的承保利润率。
中证鹏元评级分析称,龙头财险公司依托对销售网络的控制力、较强的产品设计和定价能力,通过发挥规模优势、加强内部成本管控等方式,仍能够保持承保端实现盈利;而部分中小型财险公司在车险保费定价下降的情况下,费用率高企且随着承保标准放松赔付率持续攀升,承保端亏损扩大,未来或将逐步退出车险市场;对于中小型财险公司,避开大型公司的规模优势,进行差异化深耕成为实现承保盈利的重要途径,不同财险公司承保业务的经营业绩仍将持续分化。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合计达1.30万亿元,同比增长10.72%。其中,非车险业务中的保证保险、健康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844亿元、840亿元、753亿元和6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30.80%、47.68%、27.51%和17.43%。
相比之下,作为财险行业的第一大险种,车险业务保费收入8188亿元,同比增速仅为4.52%,增速不仅远远低于非车险业务,也不及财险行业整体水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跟汽车市场和监管的变化有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汽车工业蓝皮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汽车行业销量进一步深度下滑,全年累计销售汽车2576.9万辆,较上年减少231.2万辆,同比下降8.2%,降幅比上年扩大5.4个百分点,比2017年的最高峰(2888万辆)净减311.1万辆。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还在不断加大对车险市场的监管力度。比如,加强渠道管理、明确银保监分局对车险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等。业内人士也表示,车险的发展的确遇到了天花板,目前到了竞争非常激烈的程度,行业也开始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非车险业务,从而实现车险和非车险业务的平衡发展。于是,才有了2019年非车险业务高增的事实。
从《券商中国》所统计的险企2019年数据看,车险方面,20%的险企车险保费收入下滑,30%险企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超10%;非车险方面,有2/3险企农险保费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超3/4险企责任险保费收入实现正增长,超半数险企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正增长。
多家险企也将非车险业务作为战略发展的重点。以渤海财险为例,其在2019年将“推进车险有质量增长”“加快推进非车险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等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企业财产险、农险、意外险等非车险业务在所有财产保险中占比仍然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在政策扶持下非车险业务增长动能依然强劲。
外资发展潜力可观
继2019年7月,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推出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以进一步放宽金融业的外资投资比例限制之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已经正式进入了“快车道”。对于保险业而言,2020年起对合资寿险公司外资股比全面放开,势必加速外资对中国寿险市场的布局。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1~2018年,外资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的市场占比由4%增长至8%,外资产险公司的市场占比约在1%~2%。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外资寿险公司近年来保费增速和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头部盈利效应显著,在全面放开寿险外资持股比例下,未来发展潜力可观。
随着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外资巨头纷纷行动。2019年11月,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开业获得银保监会批复,成为在中国首家批准开业的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2019年末,法国安盛集团全资控股安盛天平,中国最大的外资独资财险公司应运而生。
对于外资加码中国保险业布局,一位大型险企高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只有在充分竞争开放的环境下,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才会得到提升。外资能够给行业带来更多的先进理念,以更长远的考虑布局影响中国市场,这必然会对中国保险市场产生正面影响。”
2019年12月,银保监会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合资保险公司的外资比例限制,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可达100%。在业内看来,这也是此轮保险业加速对外开放举措中最为重磅的一项。
今年6月19日,友邦“分改子”取得银保监会的批复,成为首家外资独家寿险公司。市场普遍认为,友邦拥有优质的代理人和海外运营多年的寿险经验,其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的全面放开或将对上市险企新业务和客群产生一定冲击。
对于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而言,谋求收购一块保险牌照也充满机会。《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消对外资保险机构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的要求、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安永报告指出,这对于未来引入年轻有活力的外资保险公司具有实质性意义。随着外资保险公司不断加入中国保险市场或深耕中国保险市场,在未来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期间,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的份额将会呈现增长趋势。
推荐内容
- 31年间,为什么有11000多名学生 选择这所高校国际本科项目 a>
- 拼多多热搜第一 被曝临时确定五一只休3天!员工被迫退票? a>
- 天天资讯:能量奇点完成近4亿元Pre-A轮融资,ENLIGHTENMENT、米哈游、云和方圆、黑门股权基金等出手 a>
- 今年五一苹果全线产品价格跳水 iPhone 14 Pro Max直降1200元 a>
- 山西汾酒2022年净利润增长52.36% 全国化布局继续加速|天天观热点 a>
- 四位院士领衔论道!2023自主可控GIS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论坛即将启幕-当前头条 a>
- 微速讯:互动| 光弘科技:算力需求的增长会为公司在服务器、显示卡等领域业务增长带来积极推动作用 a>
- 世界讯息:电报解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软件国产化有望加快 a>
- 全球新消息丨IDC:2022年中国自动驾驶平台市场规模达5.89亿元 a>
- 电报解读|C919订单已突破1200架 机构看好国产大飞机产业链 a>
- 港元拆息几乎全线上涨 隔夜息止跌创近两个月高 a>
- 每日看点!TechInsights:预计苹果(AAPL.US)将在2025年推出翻盖式折叠屏手机 a>
- 安徽合肥入选首批10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名单_环球焦点 a>
- 环球消息!俄国防部发布,大批军备登场!大金融集体上涨!这个赛道强势归来,多股“20厘米”涨停 a>
-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a>
- 【最美民生人】跨越4000多公里,只为解客户之忧 a>
- 【独家焦点】让皮肤变白的方法_怎么让皮肤变白最简单的方法 a>
- 中信房屋张世宗:下半年房市陷“价格不落、不见买气”僵局 a>
- 李佳琦的直播间成为越来越多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a>
- 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环球微速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