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内127只新股超募924亿元,专家建议超募超过100%的部分应退回)
红周刊丨胡靖聆
《红周刊》梳理Wind数据发现,今年上市的232只新股中,有127只新股超募,占比为54.74%,合计超募924.5亿元。对此,专家建议,IPO超募超过100%的部分应退给市场。
(相关资料图)
今年以来,A股市场创造了全球领先的IPO募资额,同时超募现象也十分突出。据统计,232只新股整体超募金额超过709亿元,而127只超募新股的合计超募金额超过924亿元。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向《红周刊》表示,应对超募比例在50%-100%的个股提出警示,如果超募金额超过100%的,超出部分一律按同比例退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俊海向《红周刊》指出,“超募资金的用途应该由股东说了算,而不是管理层自己说了算。上市公司既要发布公告披露超募资的用途,也要自觉尊重公众股东的话语权、决策权。”
127只新股平均每只超募7.28亿
29只新股超募金额超10亿元
《红周刊》梳理Wind数据,今年以来截至8月18日,232只新股(剔除换股吸收合并平庄能源上市的龙源电力、北交所转板科创板的观典防务以及北交所转创业板上市的泰祥股份和翰博高新)上市,这些新股原计划募集资金规模为3211.35亿元,而实际募集资金规模为3920.88亿,超额募集资金总额达709.53亿元。其中,有127只新股超募,占比为54.74%,合计超募924.5亿元,平均每只超募规模达7.28亿元,超募规模超过10亿元的新股有29只。超募新股排名前三位的均来自科创板,其中,纳芯微以48.31亿元的超募规模居首,翱捷科技与晶科能源分别以41.66亿元与37.23亿元的规模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从行业分布来看,在127只超募新股中,有22只半导体新股,合计募资617.21亿元,超募金额多达273.16亿元;有18只机械设备新股,合计募资194.68亿元,超募资金为55.02亿元;有14只医药生物相关的新股,合计募资190.76亿元,超募合计62.49亿元;11只电力设备新股,合计募资超过319.21亿元,超募资金为158.98亿元。
德邦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吴开达向《红周刊》分析称,半导体行业由于全球经济周期下行等因素,股价自去年中以来持续下跌。但该行业业绩增速相对较好,2021年半导体申万板块的业绩增速达到112.3%,同时基于自主可控、供应链安全的长逻辑,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有望维持在高位,因此,投资者对半导体行业其实并不悲观。
在二级市场上,这127只超募新股的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32.85%,有12只涨幅超100%,其中涨幅最高的中汽股份,上市首日涨幅达到200%。同时,也有34只超募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其中唯捷创芯,上市首日股价跌幅超过36.03%。(见表1)
实际上,新股首发超募现象可以推前至去年9月,即询价新规实施之后。据统计,从去年9月至当年底,共有164只新股上市,其中有66只新股超募,占比为40.24%,超募资金总额为482亿元,平均每只超募7.30亿元,与今年以来超募新股的7.28亿元超募平均值基本持平。
从今年以来分月度新股超募情况来看,《红周刊》观察到,今年4月超募新股数量占比最高,超过80%的新股超募,而5月和6月的占比下滑到15%左右。结合破发率来看,超募新股数量占比较高的月份,上市首日的破发比率也相对较高,比如4月,2月和8月超募新股的数量占比较高而破发率却较低。(见表2)
对此,吴开达向《红周刊》表示,询价新规下,机构有动力报高价,发行价就会出现抬升,进而出现超募的现象。但这也意味着市场弱势时,高发行价下破发率会大幅度提升,并且询价距离上市有时滞,因此超募比例高与上市破发可能在同一家公司上出现。但之后由于市场弱势,破发公司数量增加,投资者报价趋于谨慎,发行价可能会下行,破发可能性也就会自然下降,这是市场化动态调节机制的体现。
超募资金可能存在浪费现象
募资用途应由股东说了算
《红周刊》梳理发现,这127只新股的超募资金使用情况主要围绕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购买理财产品。据《红周刊》不完全统计,约有54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将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合计约91.62亿元,占超募总规模的9.91%。多家上市公司的永久补流资金规模接近自身超募总额的30%,比如纳芯微超募48亿元,将13亿元永久补流。同时,有5家公司除将部分超募资金用于永久补流外,还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另外,还有的将部分闲置的超募资金用于现金管理。据《红周刊》不完全统计,大约有17家新股披露了现金管理计划,比如腾远钴业首发上市募资54.78亿元,超募规模达30.05亿元,公司拟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不超过35亿元进行现金管理,9亿元超募资金永久补流;三元生物首发募资36.85亿元,超募规模为26.46亿元,除了将7.9亿元永久补流,还拟使用不超过33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相对来说,将部分闲置超募资金用于投资项目、收购等安排的新股数量较少。据《红周刊》不完全统计,有8家上市公司计划将超募资金用于投建新的项目,比如晶科能源超募资金规模为37.25亿元,拟使用超募资金投建8GW电池片产能及20GW拉棒切方产能,分别拟使用超募资金11.58亿元和1.46亿元。铜冠铜箔超募规模为22.32亿元,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9.64亿元,投资建设1.5万吨/年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
刘纪鹏向《红周刊》表示,将部分超募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者现金管理,会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而且对上市公司的引导倾向非常糟糕。“一方面,市场上有些企业没有机会上市,中小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一旦上市又出现高比例超募,而且这些钱用在理财或者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中小投资者并不能掌握具体的信息。由于这部分超募资金没有很好的规划,上市公司管理层拿到超募资金,可能在不合理使用中造成了浪费,导致投资人的财富效应无法产生,这是最大的问题。”
刘俊海向《红周刊》谈道,超募资金可以用于补足上市公司的短板,比如可以增加研发费用的投入,提升企业科研创新投入的积极性,或者用于营销体系的建设等方面。“一定要把超募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上市公司主业上。要确保每一分钱花得光明磊落,每分钱的支出都能提升投资价值、增进股东权益。”他表示,“超募资金使用要体现公众股东友好型的理念”,如果确实没有其他正当用途,将部分超募资金用于年终分红也比用于有去无回的高风险违规委托理财更安全。
刘俊海表示,“超募资金的用途应该由股东说了算,而不是管理层自己说了算。上市公司既要发布公告披露超募资的用途,也要尊重公众股东们的话语权、决策权,因为他们最终承担投资风险。有些需要股东大会做决议的,在董事会作出决议之后还应召开临时股东会作出决议,要鼓励投资者在网上投票。”
27只新股的超募比例超过100%
超募超过100%的部分同比例退回
不过,吴开达向《红周刊》分析称,IPO超募现象本质原因是发行价格市场化,“我们认为超募并不是一个坏现象,一方面这反映投资者看好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公司也可以利用超募现金提升公司竞争力,回馈投资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红周刊》统计了今年上市新股的超募比例(即用超募金额除以首发预计募集资金),超募比例最高的依然是纳芯微,超募比例高达492.98%,有27只新股的超募比例超过100%,包括13只科创板新股和14只创业板新股。42只新股的超募比例在50%至100%之间,58只新股的超募比例在0至50%之间。(见表3)
刘纪鹏则向《红周刊》分析了当下中国资本市场低迷中的三个矛盾现象,“一是,IPO新股超募与破发并存;二是中国资本市场仍然在低迷中走不出来,无法产生财富效应,但新股发行速度却不减;三是二级市场的低迷和一级市场仍然有55%的新股超募并存。这些矛盾现象主要是因为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还有就是散户占比较大,以及新股发行不败的历史的惯性。”
刘纪鹏认为,应对超募达到一定比例的保荐券商提出警告,原则上超募50%以内是合理的,超募50%-100%的应该提出警示,超募金额超过100%的部分一律按同比例退回。“不允许上市公司浪费超募资金,应该将这些资金用于更多的公司上市。”此外,他表示,证监会应对大比例超募却上市即破发的上市公司,以及相关保荐券商采取一定措施。“超募同时破发现象表明,一级市场跟二级市场没有形成内在的逻辑自洽和有效的衔接。如果任其市场自然寻找合理点,可能会徘徊时间较长,过度浪费。因此还是主张在证监会数据分析引导的条件下,在每年上市的金额、融资比例,还有上市公司家数、投资人的财富效应和二级市场大盘上涨,基本上要有挂钩的比例。”
47只新股募资不及预期
医药生物新股募资缩水最多
除了127只新股的超募资金使用情况,《红周刊》也梳理了年内募资不及预期的新股以及调整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情况。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10日,募资不及预期的新股有47只,占比为20.25%,47只新股的募资缺口合计161.97亿元,平均每只新股的募资缺口为3.45亿元。募资缺口最大的是云从科技,原计划募集资金38.51亿元,但实际募资规模仅为17.28亿元,募资缺口达到21.22亿元。
结合净利润来看,在募资不及预期的47只新股中,仅有6只净利润为负值,业绩规模相对落后的是云从科技,去年的净利润为-6.64亿元。
《红周刊》观察到,按照申万一级行业来分,今年有27只医药生物的新股上市,其中有9只医药生物新股募资不及预期,包括和元生物、仁度生物、华兰疫苗、盟科药业、首药控股、荣昌生物以及海创药业,募资缺口合计高达50.70亿元。此外,有9只电子行业的新股募资缺口合计达到43.94亿元。
为何募资不及预期的新股集中在医药生物行业?对此,吴开达向《红周刊》表示,医药、器械等细分行业受到集采等影响,盈利能力有所下滑。而CXO板块则担忧高增速难以持续,如若明年增速下行则会与高估值不匹配。因此整体上医药生物申万一级行业板块的动态市盈率从2020年7月底的超过60倍,下行至目前的24.2倍,处于近5年来3.13%的分位数,投资者预期较为悲观。
《红周刊》按照首发募资缺口占首发预计募集资金的比例梳理了募资缺口比例,其中海创药业的募资缺口比例最高,首发计划募资25.72亿元,实际募资10.63亿元,募资缺口为15.09亿元,募资缺口的占比高达58.67%。(见表4)
募资大幅缩水后,海创药业调整了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3个募投项目的原计划使用募集资金25.04亿元,降低为9.95亿元,其中创新药的研发项目原计划投入募资14.29亿元,调整后仅剩5.76亿元。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海创药业营业收入0元,归母净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减少37.50%。
(本文已刊发于8月20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关键词: 专家建议
推荐内容
- 钟丽缇大女儿晒半裸照片,为宣传环保在河边脱衣,性格开放大尺度-热头条 a>
- 【环球新视野】这个数据都在上涨,又8家LED相关企业发布第一季度业绩 a>
- 燃炸了!五一灾难动作巨制《惊天救援》郑州路演 观众送上胡辣汤感谢消防员满满暖意 a>
- 黄金“时刻”来临:全球央行狂购黄金 或成年内最佳避险投资 a>
- 实力狂飙,东方雨虹揽获多项大奖-当前播报 a>
- 播报:嘉环科技: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双增 政企行业智能化业务贡献业绩成长 a>
- 天天百事通!华大基因转型阵痛净利4135万降87% 总经理年薪反涨83万大手笔分红4.14亿 a>
- 伯克希尔哈撒韦(BRK.A.US)旗下四家滑石粉公司申请破产-今日关注 a>
- 美国紧急贷款连续第二周上升 美联储下周利率决议更为难了? a>
- 港股概念追踪 | 一季报整体向好!有券商营收同比增长超40% “牛市旗手”又要躁动了?(附概念股)-当前短讯 a>
- 穆迪:维持众安在线(06060)“Baa1“保险财务实力评级,评级展望仍为正面|今日快讯 a>
- A股午评 | 三大指数早盘小幅上涨 沪指涨0.67% AI赛道热度回归|新动态 a>
- 上海社保接入全国统筹系统后,养老金会有变化吗?上海市人社局回应 a>
- 当前要闻:沈阳一街道招牌全是“黑底白字”,官方称将调整 a>
- 中国白酒七子,向世界文化遗产“出征” a>
- 全球滚动:2023湖北省宫颈癌防治中心疫苗到苗通知(九价+二价) a>
- 李佳琦公益利用专业优秀的团队再次完善公益行动模板 a>
- 未来10年中国品牌看谁?当然是厚积薄发的长城汽车 a>
- 华蓝集团(301027):技术指标出现看涨信号-KDJ 低位金叉(04-28)_全球即时看 a>
- 纺织行业报价预警:济南铭宇化工有限公司丙烯腈价格8周暴跌10.91%(2023年04月27日)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