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简讯:【财联社时评】券商研报闭门造车之风不可长
发布日期: 2022-06-20 07:55:59 来源: 财联社


(资料图)

(原标题:【财联社时评】券商研报闭门造车之风不可长)

因为一则“打脸”研报,上海证券日前领到监管罚单,研究所副所长邵锐、研报署名分析师黄卓等二人也被监管约谈。上海证监局认定,公司此前发布的研报《原料自主可控,引领POCT检测发展》存在分析结论的合理依据不够充分、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存在不足的情形。

近年来,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券商分析师的研报问题,一再强调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应当合规、客观、专业、审慎。去年以来,已有国信证券三名分析师因为预测2060年宁德时代营收的研报存在逻辑不严谨被警示、安信证券分析师陈南鹏因“风水研报”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典型案例。但笔者认为,相比之下上海证券的这份研报更值得关注,凸显的问题也更为严重和恶劣。

表面来看,上海证券黄卓的这份研报囊括数据、图表等各项指标,看上去言之凿凿。分析师还在“投资建议”中预计安旭生物2021年至2023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26亿元、29.88亿元、16.55亿元。不过研报发布后,安旭生物立即发布澄清说明称,未接受过上海证券相关人员任何形式的访谈调研等活动,也从未向外界提供过尚未披露的相关业绩数据及公司经营数据。

一石击起千层浪,外界这才明白,这份研报是建立在未经实地调研基础上的“空中楼阁”。既然没有实地走访安旭生物,没有和高管团队进行全面座谈,没有从企业层面获知该公司的真实经营数据,那研报的可靠性拿什么保障?公司三年净利润的预估依据从何而来?

这种未经调研、依据公开资料加以攒集、叠加个人脑洞大开的研究报告,在券商分析师领域其实并非个案。比如2020年4月,沪硅产业登陆科创板后,一些券商研究所“花式唱多”后,也遭遇公司打脸称,“上市以来未接受投资机构及证券公司调研”。或许在某些人看来这算是行业潜规则,毕竟不少研究所都在强调“海量研报输出”,“闭门造车”式的研报既可以节约出差成本,还能提高产出量。而长期以来券商研报以“唱多”为主,“抬轿”作用明显,企业往往也会默许。

不经实地调研的研报对证券行业有害无益,监管出手惩治有助于狠刹其中不正之风。对投资者而言,脱离实际调查的研报天然具备“向虚”性,其得出的公司业绩、利润预估的科学性存疑,只能助长市场炒作风气。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券商分析师在岗人数达3528名,较年初净增员近百名,这说明当前券商越来越重视卖方研究。但正因如此,分析师们更要树立严谨的实地调研之风,摒弃“拍脑袋”、“开脑洞”的研报,以勤勉尽责的态度,为投资者产出高水平的报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闭门造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