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国有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发布日期: 2022-09-28 09:18:11 来源: 山西经济日报

改革,是国资国企发展的永恒命题。

9月27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场发布会,同时也是省国资委专场新闻发布会。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贠钊在会上表示,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全省国资国企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性、全局性重大变化,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国有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省属企业全部实现‘党建进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党委前置讨论研究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建立了党委前置讨论研究清单审批制度。”贠钊说,“目前,我省省属企业全部建立了‘第一议题’制度,推进了党建项目化、规范化、标准化,推动了党组织全覆盖、党建工作全覆盖,实现了党建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双挂钩’。”

省国资委还制定了在深化改革中激发企业家活力指导意见、省属企业违规经营投资与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经营投资与重大决策尽职合规免责实施办法,激励企业领导人员担当作为,落实省委“九个严禁”要求,以“六大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清廉国企”建设。

此外,全省国资系统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摒弃了既往粗放式发展模式,树立了鲜明的效益导向。10年来,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增长了172.5%、184.9%,达到4.66万亿元、1.36万亿元;省属企业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增长了161%、163%,达到3.66万亿元、9986亿元,分别位列全国省级监管企业第六、第四位;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22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12亿元,今年仅上半年利润总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1-8月份利润总额达到700亿元,位列全国第三位;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利润率相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0.75个、4.06个百分点。省属企业保值增值、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均实现大幅增长和提升。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我省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和引领作用,突出主业、强化转型,明确了省属企业主辅业,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经过三轮重组整合,省属企业从35户整合至目前的18户,涉煤企业从7户整合至4户,推动了太钢集团与中国宝武联合重组,改组组建了华新燃气、华远陆港、水控集团、文旅集团、交控集团、航产集团、山西建投、大地控股、云时代公司、华舰体育、神农科技等一批引领转型的“旗舰”“劲旅”。扎实做好重组“后半篇文章”,妥善解决了涉煤企业中小股东持股问题,涉煤企业专业化重组圆满落地。

我省还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接续实施了国企改革“821”“838”“842”行动计划,实施深化改革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扭亏减亏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截至目前,省属企业全部实现了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应配尽配,推进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全面完成全省3000余户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厂办大集体改革、管理层级法人机构压减、“僵尸企业”处置、重点亏损子企业治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基本完成。特别是完成了全省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涉及137万户,占全国任务总量的10%。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汾酒集团成功实现了整体上市。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属企业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完成了煤焦公路销售体制改革,“放杆收费”彻底废除。全面实施“六定”改革,集团总部机构、内设机构、中层管理人员分别压减48%、77%、54%,省属企业全部实现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全面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两次开展欠薪欠保专项清理,企业职工收入实现逐年增长。

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10年来,我省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协同,实现省属企业创新全覆盖。

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聚焦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把煤炭产业打造为推动山西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工程,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改造,推动“5G+智慧矿山”建设,建成智慧矿山20座,智能化采掘面425个;推进先进高效环保煤电机组建设,完成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格盟国际超超临界先进机组每千瓦时发电标煤煤耗仅277.8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新兴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方面,我省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太钢集团研发的“手撕钢”“笔尖钢”,实现了高端不锈钢技术突破;太重集团打破国外对高铁轮对技术垄断,成功占领国内市场,并打入国际市场;潞安化工晋华炉突破了“三高”劣质煤不利于气化的痛点问题,为煤炭清洁、绿色、高效利用提供了中国方案。

与此同时,我省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构建了覆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体系,从严管控企业非主业非优势产业投资,严禁预期收益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不符合能耗要求的投资。省属企业负债率相比于2014年降低了6.5个百分点,特别是交控集团成功化解高速公路债务风险,创建了全国高速公路债务化解“山西模式”,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10年间,省属企业未发生一起债务违约,山西国企成为全国企业信誉最好的板块之一。去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0084,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国资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我省全面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授放权事项30余项,构建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监督闭环。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开展3轮省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脱钩改革,全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达到99.6%。

强化工作协同,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与国资运营数智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并与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高院等部门加强联动,形成了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综合监督格局。加大对市县国资国企指导监管力度,推动市县加快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各市国资监管部门监管数据6大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国家、省、市三级监管数据互联互通。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源革命、“走出去”战略、畅通经济循环、市场主体倍增、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重大任务上,省国资委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截至9月25日,省属涉煤企业原煤产量达5.48亿吨,应急保障5个省份电煤1200万吨。坚决保障经济“稳盘托底”,截至今年8月,省属企业实现增加值2645亿元,增幅38%;上缴税费1358亿元,增幅83%。

全省国资系统加快构建国有资本收益共享长效机制,10年来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370亿元,15户省属企业向社保基金划转10%股权。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基本完成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开展“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运营帮扶项目90个,完成投资203亿元。我省两次集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欠款专项行动,积极落实对承租国有房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政策,2020年以来累计减免5.32亿元。

(记者 王蕾)

关键词: 资本布局结构 国有经济效益 国资国企发展 国资国企改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