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材供应趋紧价格快速上涨 隆基股份追加百亿订单
发布日期: 2021-02-09 15:47:36 来源: 北京商报

2月8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13家子公司(甲方)与福莱特及其4家全资子公司(乙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原协议约定2021年的年度采购数量9592万平方米基础上,甲方追加采购乙方光伏玻璃数量2786万平方米,并约定2022-2023年甲方按照46GW组件用量向乙方采购光伏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约104亿元。

根据公告,隆基股份及其9家子公司还与供应商OCIM签订了三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合同,预估合同总金额约63.6亿元,合同总金额约占隆基股份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27.19%。

资料显示,隆基股份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公司于2012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隆基股份,近期多家光伏企业都在密集签订各类光伏玻璃及硅料采购的长期订单,加紧争夺上游原材料领域。据统计,2021年1-2月,国内光伏企业已签署的硅料长期订单总价值超过200亿元。

光伏玻璃方面,1月22日,福莱特与东方日升签订34GW光伏玻璃大单,总金额89亿元。2月5日,金晶科技就光伏玻璃采购与隆基股份签订合作协议,预估合同总额约16亿元。

硅料方面,2月2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先后发布公告称,分别与江苏中能、保利协鑫签署9.14万吨、35万吨硅料长单。当时,隆基股份方面表示,通过锁量不锁价、按月议价、分批采购的长单方式,有利于保障公司多晶硅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中环股份方面也表示,合同的签订有利于保障公司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

据了解,随着原材料“抢购潮”的爆发,国内硅料生产企业的库存基本都已经清空,2月的产能都已被客户锁定,部分企业在手订单已排期至3月的产能。

光伏企业纷纷加码上游原材料采购背后是行业供需矛盾的持续发酵。能源经济专家董晓宇表示,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发生多起生产事故以及下游需求走高,光伏上游硅料以及玻璃、胶膜等辅材供应趋紧,价格快速上涨。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光伏行业2020年回顾与2021年展望》称,2020年硅料涨价超50%,自然灾害及事故造成减产,导致短期内供给严重不足;光伏玻璃涨价超100%,全年整体产能属于紧平衡,大尺寸及2mm玻璃结构性紧缺。

一边是上游供应紧张,另一边是下游需求的持续走高。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为48.2GW,同比增长60%。近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在公开场合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需求将远高于“十三五”时期。

面对供需矛盾,近几个月来,福莱特、洛阳玻璃、旗滨集团、金晶科技等多家玻璃企业均公布了扩产计划,新增产能大部分将于年内投用。12月30日,福莱特宣布全资子公司安徽福莱特总投资约43.5亿元在凤宁现代产业园建设5座日熔化量1200吨光伏组件玻璃项目。

除了业内企业,光伏玻璃的涨价潮也激发业外巨头的兴趣。1月8日,国内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玻璃发布公告称,拟新增发行不超过1.01亿股,募资用途包括扩大光伏玻璃市场。

此外,有关部门也在积极为光伏玻璃产能扩张“解绑”。2020年12月16日,工信部发布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提到,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国盛证券近日发布研报称,后续随着光伏玻璃产能限制的放开,有望缓解中长期光伏玻璃供给问题。不过,即便如此,业内预计2021年光伏玻璃仍将有8-10GW的产能缺口,特别是大尺寸玻璃,仅能满足50%-60%的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面对短期之内难以完全填补上的原材料供应缺口,位于中下游的光伏企业只有提前布局,签订较长期的供货协议,才能避免遭遇上游原材料断供的危机。

关键词: 隆基股份 百亿订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