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直播卖保险:短视频陷阱 背后藏诱导套路
发布日期: 2020-07-14 16:11:45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直播带货这把“火”已经烧到了保险圈。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7日,在主要短视频平台上,带有保险标签的短视频已经累计达到32万个,其中,仅仅某头部平台上的播放量就已经超40亿次。

记者注意到,通过前端短视频、直播流量获客,中端免费讲课付费咨询,后端量化销售保险的一套商业模式,一些短视频“保险大V”们已经将保险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不过,运营这些“保险大V”账号背后的主体公司是否具备保险经营资质仍然存疑。另一方面,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消费者通过几十秒或者几分钟的短视频,很难全面了解保险产品,推广销售或有误导之嫌。

短视频陷阱

安心保险一款百万医疗险短视频广告中,告诉用户“仅需两步,第一步点击立即领取,第二步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然后支付1元,从现在开始就能拥有600万保额。”但是,记者注意到,次月以及后续保费情况,短视频中则未做标注。

记者查看安心保险该项产品条款发现,以50岁为例,首月缴纳1元,在有社保情况下,次月及后续每月需缴纳81.5元,一年保费897.5元,在无社保情况下,次月及后续每月需缴纳238.6元,一年保费则达到了2625.6元。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投保人在购买医疗保险产品前,需如实告知身体状况,未通过健康告知不能购买该保险产品等事关投保人能否获得理赔的重要信息,在短视频中也并未提及。

消费者李女士告诉记者,其曾投保了安心百万医疗险,每月缴费一百多元,出险以后,安心保险以其患有高血压为理由拒绝赔付。

实际上,在去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明确,不得损害金融消费者知情权。金融营销宣传应当通过足以引起金融消费者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颜色等特别标识对限制金融消费者权利和加重金融消费者义务的事项进行说明。通过视频、音频方式开展金融营销宣传活动的,应当采取能够使金融消费者足够注意和易于接收理解的适当形式披露告知警示、免责类信息。

记者就短视频直播渠道销售保险占比,以及未来在该渠道的布局规划等问题致函安心保险,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洗脑”链条

事实上,安心保险产品能通过短视频最终被用户选择,并非依赖单纯的概率。

本报记者以保险消费者身份体验发现,一些坐拥几百万、几十万粉丝的短视频平台大V们背后,有着一套共同的商业模式:通过直播或者发布普及保险知识的视频将粉丝圈层,再以免费帮助用户做保险规划、分析保单价值作为引导,吸引用户私信聊天,然后把用户顺利引流至个人微信号,最后引导至微信社群中,进行保险营销转化。

记者调查发现,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而组建的微信社群,少则几十个,多的已经达到几百上千个。每个社群一般保留六个以上的“保险顾问”。“保险顾问”们会以免费上公开课普及保险知识,免费进行个人风险检测、分析现有保单为名,与社群成员们互动。

一位“保险顾问”在解答成员问题时表示,“目前医疗险没有长期的产品,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产品最长只有六年,你持有的某家保险公司保单条款中并没有保证续保。”而事实上,目前支付宝平台销售的好医保终身防癌医疗险是保证续保至终身的产品。上述成员持有的医疗险条款中明确保证续保5年。

记者发现,“保险顾问”们分析社群成员持有的现有保单时,有固定步骤,第一步,指出成员购买的保险产品存在很大缺陷,保障不足,保费过高,劝导用户别浪费钱。

第二步,“保险顾问”会列举“特定例子”建议成员退保买新,让其信服。“例如,一位年轻妈妈为爱人投保了某大型中资寿险公司产品,每年需交保费16793.12元,需交费20年。在社群里了解到,另一家合资公司一款终身重疾险,每年只需交费12100元,年轻妈妈决定退保,最终节约了6万多元的保费。”(该案例为诱导话术,非真实案例——记者注)

第三步,建议成员向其进行付费咨询,一对一地定制个性化保险方案。套餐价格则在9.9元、19.9元、68元不等,有的甚至上千元。

需要注意的是,多个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向记者透露,从这些微信社群中定制过保险方案的客户,“被推荐的保险产品一模一样”。

“这是一套前端短视频流量获客、中端免费讲课付费咨询、后端批量化销售保险的流水线作业模式,而‘保险顾问’‘保险规划师’实际上就是销售,工资也是直接和保险佣金挂钩。”某资深保险经纪人说。

资质风险

对于保险服务,监管部门的要求一直是持牌经营。

上述“保险顾问”“保险规划师”以及短视频平台“保险大V”背后的企业是否具有资质,需要打个问号。

记者在第三方信息应用天眼查中查询名为“牛先森保障”的139万粉丝短视频平台大V发现,该账号背后的运营企业名为云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禾科技”)。该公司旗下拥有北京牛先森财商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重庆无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阿牛说保财商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阿牛财商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阿牛财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全资公司,并不具有保险经纪资质和保险代理资质。

不过,记者发现,云禾科技运营的“阿牛严选”微信公众号,设置了一对一保险付费咨询服务栏目,点击“严选保险”栏目可以直接购买保险。该公众号的文章也主要对保险产品进行测评,文章中还设置了保险产品投保链接和二维码。不过,点击购买链接则是直接引向慧择保险经纪旗下的“保险精品汇”签单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运营短视频、保险自媒体营销号的主体企业,大多是科技公司、咨询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并没有保险经营资质。而这些未“持牌”的自媒体营销号主要帮保险经纪公司导流,属于保险经纪公司的“间接营销渠道”。客户通过微信公众号成功投保以后,保险经纪公司按照有效订单向自媒体营销号支付“推广费”,保险公司向保险经纪公司结算渠道费用,保险经纪公司则从中间赚取佣金差价。

2019年,河南、北京等地方银保监局发文对“深蓝保”公众号进行排查。彼时,运营“深蓝保”公众号的主体公司并没有保险中介牌照,一些地方监管局在文件中认定,“深蓝保”涉嫌违法开展保险中介业务,并要求辖区内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立即停止与其代理销售合作。

慧择保险经纪在招股说明书中,也明确披露了其与部分未“持牌”的营销平台合作,存在政策风险,并表示,“中国监管部门可以不时地对我们的业务运作进行各种审查和检查,如果我们的业务操作中发现任何不合规事件,我们可能需要根据适用的法律法规采取一定的整改措施,或者我们可能会受到其他监管行动,如行政处罚。例如,中国银保监会及其当地监管部门对我们进行了几次检查、审查和询问,并确定了我们的业务运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某些不合规事件,包括通过我们与尚未向监管当局登记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结算保险费的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0月中旬,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通知》指出,第三方网络平台不得参与保险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或保险中介经营行为。如:保费试算、报价比价、代理查勘理赔、为投保人拟定投保方案、代办投保手续、协助索赔等。

根据《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和负责。第三方网络平台经营开展上述保险业务的,应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资格。

关键词: 直播卖保险

推荐内容